武汉科技大学
关注试译宝服务号
试译宝译后编辑实践平台
好课推荐 前往试译宝,备考CATTI  MTI
武汉科技大学—学生翻译实践
以下内容为武汉科技大学学生最近一个月内的翻译实践成果

近日,多家媒体组成采风团,走进万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城五店”,通过实地观摩、品牌访谈、业态调研,挖掘万达以差异化运营助力区域商业提质、激活消费活力的实践路径,为内蒙古消费市场观察提供鲜活样本。 鄂尔多斯:三核联动破局,商业与艺术打造陕蒙消费样板 鄂尔多斯东胜万达广场以“A馆+B馆+暖街”三核布局,打破传统商业同质化困境,打造总体量22.12万方、汇聚352个品牌的超级城市综合体,辐射鄂尔多斯及陕西榆林等周边区域,成为陕蒙交界地带消费地标,呼应鄂尔多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A馆聚焦家庭生活及时尚潮流,引入万达影城、宝贝王乐园、POP MART、海底捞等品牌;B馆主打品质生活,引进凯乐石登山店、ANTAGUANJUN、BANXIAOXUE、裕莲茶楼、二里半西北文化典藏馆、KCOOKING等头部品牌,一期驻基,二期进阶,以"灵感生活策源地"的全新定位,与一期家庭生活中心形成“人气+品质”双核驱动。 “暖街”商业街区,融合鄂尔多斯在地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引入文创小店、特色咖啡馆等业态,以在地文化、圈层文化品牌为核心,注入城市生活温度,形成“品质+文化+烟火”三维生态闭环;另外拥有城市首个购物中心空中花园,并设置《栖息地》艺术作品,由玉石质感的骏马雕塑群与民歌的蒙文灯光装置共筑“都市草原”,为都市年轻人提供忙碌生活中的心灵栖息地。截至2025年,东胜万达累计引入自治区及城市首店105家,陕蒙跨省消费占比提升至28%。 鄂尔多斯东胜万达广场总经理田海波谈及布局逻辑时提到:“我们始终围绕陕蒙交界的区位优势做规划,‘三核联动’不仅破解了传统商业同质化难题,更通过在地文化融入、创新空间及场景打造,让商场从‘购物场所’化身城市精神容器,让鄂尔多斯的温暖基因可触摸、可共鸣,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第三季度的跨省消费占比达到40%,正是这种定位的有效印证。” 包头:双区错位运营,潮流与民生焕新工业城市商业 针对包头“工业重镇+多区发展”的城市特点,万达布局青山、九原两家门店,以“成熟区潮流引领+新城区民生保障”的错位运营,适配包头“老工业区转型”与“新城区建设”的双重需求。 青山区万达广场深耕成熟商圈,租赁面积12.66万平方米,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8.59亿元。青山万达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引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体验首店、喜茶等潮流品牌。其中,小米体验店整合汽车展示、智能家电体验等功能,品牌日均接待1200人次,商场“潮玩市集”活动,吸引周边高校学生群体,广场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2.4万人次。“青山万达的客群以年轻人为主,我们通过‘科技体验+场景化陈列’,让消费者直观感受智能生活的便利,这也是品牌选择在此落地首店的核心原因。”小米青山店负责人说。 九原区万达广场瞄准新区居住人口增长需求,以“民生业态+社区服务”为核心,租赁面积租赁面积8.87平方米,引入永盛成超市、万达影城、儿童游乐城等便民业态,2025年前三季度,双店服务区域社区居民超 220万人次。超市推出“生鲜直达”服务,与包头本地农场合作每日供应新鲜果蔬,节日期间生鲜销售额同比增长25%;儿童游乐区增设“亲子手工课堂”,国庆期间累计接待家庭客群超8000组,成为新区家庭周末休闲核心场所。 包头青山万达兼九原万达广场总经理李士鹏在总结运营成效时坦言:“包头不同区域的商业需求差异明显,我们用青山店抓潮流首店、九原店做民生配套,既贴合老工业区的活力升级需求,也填补了新城区的商业空白,2025年前三季度,双店累计接待1860万人次的总客流,证明这种错位运营模式完全适配城市发展。” 呼和浩特:双店协同补位,首店与文化激活消费新动能 作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万达以“赛罕区+回民区”双店布局,形成“高端体验+民生消费”的协同互补格局,契合呼和浩特“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规划方向。 赛罕区:文化赋能的高端商业标杆 赛罕区万达广场毗邻政企办公集群与高端社区,覆盖周边5公里,80万高知消费人群。以“文化赋能+首店经济”打造高端商业标杆。2025年引进内蒙古首店22家,城市首店10家,高标店12家,本地品牌孵化10家。其中,引进国内头部山野风火锅品牌“山缓缓”,将自然山野和时尚流行相融合,为年轻、时尚的用户群体打造全新的火锅消费体验。 呼和浩特赛罕万达广场总经理曹文龙在分享运营思路时表示:“赛罕店的核心竞争力的是‘高知客群+文化体验’,我们不仅引入特色首店,更注重将土默特文化融入商业场景,青橙拾光街区、陶萨首店的受欢迎,说明文化赋能确实能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回民区:便民优先的社区商业典范 回民区万达广场聚焦社区便民与潮流消费,租赁面积8.06万㎡。2025年前三季度,日均客流稳定在3万人次,售额3.9亿元。其中,安踏全新形象首店锚定18-45岁核心客群,整合运动装备与体验服务,开业首月客流环比提升18%,结合广场客群,年内计划增设儿童运动体验区;继续完善餐饮业态品类组合,补充缺失品牌,逐步解决消费者大部分生活需求。 呼和浩特回民区万达广场总经理贺利俊谈及社区服务定位时强调:“回民区店的核心是做好‘社区生意’,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高频、刚需为出发点,从业态及功能上解决一站式日常所需,从服务及体验上做好生活与情感的纽带,不断提升广场便捷、品质、亲和及有温度的商业服务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3万人次的日均客流、3.9亿元的销售额就是周边居民对我们服务的认可。” 呼和浩特正通过‘首店经济’‘文化商业融合’推动消费升级,万达双店的布局既填补了不同区域的商业空白,又将本土文化元素转化为消费吸引力,为其他商业体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对此,呼和浩特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科科长赵雄表示,呼和浩特市2座万达广场在繁荣市场、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赛罕万达适配高知客群、回民区万达优化社区便民业态,针对这种“客群精准匹配”的运营思路,我们鼓励万达广场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优势,“以用户为中心”精准匹配与深度运营客群。同时,积极落实商务部等7部门“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支持企业通过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创新、供应链提升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存量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便利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 学者专家多维解读,解码差异化运营价值 呼包鄂三地万达“三城五店”的差异化布局,不仅得到地方政务部门的认可,更从学术与区域经济视角,为边疆地区商业提质提供了深度思考,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吴碧波率先从本土商业发展维度给出解读。“在边疆地区推进区域经济协同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万达呼包鄂‘三城五店’的差异化运营,恰恰踩中了内蒙古打造区域消费中心、破解商业同质化的核心需求,为本土商业提质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样本。” 从跨区域发展视角进一步分析,吴碧波补充道,鄂尔多斯东胜万达的“三核布局”很有借鉴意义—它没有局限于单一城市消费,而是依托陕蒙交界的区位优势,通过业态创新和场景打造辐射周边省份,28%的跨省消费占比,本质是打破了行政区划对消费市场的限制,为边疆城市构建“跨省消费圈”提供了思路:核心就是以商业为纽带,用特色业态吸引外溢需求,再通过服务升级留住客群。而聚焦政企协同层面,他还提到,万达的布局与内蒙古地方规划高度同频,这种“政府定方向、企业做落地”的协同模式,既让商业实践有了政策支撑,也让地方规划有了市场载体,值得更多商业体参考。未来若能进一步结合内蒙古本土产业特色,比如将农畜产品、民族文创与商业场景深度绑定,还能进一步放大区域商业的独特竞争力。 从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维度审视,这一商业实践的适配性同样凸显,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学跚对此有着精准判断。“从呼和浩特的文化加商业,到包头的民生加商业,再到鄂尔多斯的跨省辐射型商业,万达的差异化路径精准契合了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没有搞‘一刀切’的业态复制,而是让商业服务与城市群分工协同同频。” 深耕布局:为内蒙古区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万达商业在呼包鄂的布局,既贴合各城市产业特点与消费需求,又通过首店经济、文化融合、业态创新,将商业发展与地方政策、民生福祉、文化传承深度绑定,避免商业同质化问题。2025年前三季度,万达呼包鄂“三城五店”累计接待客流超310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32亿元,带动上下游品牌就业超8000人,成为内蒙古商业提质的重要力量。 未来,万达将持续深耕内蒙古市场,结合“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强化与地方政策、本土文化、民生需求的衔接,为内蒙古区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11-06 张永芳 商务 中-英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任腾辉、王睿 报道:10月18日,宁波机场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丰富的航空知识与满腔热忱,走进“甬动爱心”公益托班,为4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去一场精彩的“筑梦蓝天课堂”。据介绍,这已是宁波机场团委今年开展的第三次志愿宣教活动,来自机场运行、安检、地勤等岗位的青年骨干组成志愿宣教队,用“主题讲解+互动问答+情景体验”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沉浸式学习民航知识,在他们心中播撒下航空梦想的种子。 民航知识轻松学 趣味互动不停歇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被一段“安全乘机 文明出行”的动漫视频吸引住了。他们看得格外认真,眼神紧紧跟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视频里生动的画面搭配通俗讲解,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过安检需要注意什么”“在飞机起飞降落阶段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实用知识。 随后,志愿者通过PPT展示,结合简单易懂的语言普及民航知识。“什么是净空?”“为什么风筝、无人机在机场附近不能随便放?”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还一起探索了飞机的结构和飞行原理,原来大飞机能上天,背后有这么多奥秘! 最热闹的还属有奖问答环节。志愿者紧扣刚刚播放的宣教视频,以及PPT里讲过的民航知识,精心设计了互动题目。问题刚一抛出,“我知道!我知道!”的声音就立刻响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还踮着脚尖、挥动小手,生怕志愿者看不到自己。答对的小朋友接过宁波机场准备的小礼物,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情景体验超有戏 值机安检我都行 活动现场还布置了“模拟值机”和“模拟安检”两个体验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瞬间变身“小旅客”,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体验值机、安检手续。“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您要飞往哪个城市?”在值机区,扮演“值机员”的志愿者耐心提问,孩子们攥着自己填写的“专属登机牌”,认真回应并跟着完成信息核对,小脸上满是专注。 安检区更是气氛十足,孩子们排队通过模拟安检门,认真配合扮演“安检员”的志愿者进行人身检查。过程中,志愿者还结合实际耐心讲解:“大家要记住,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还有随身携带的沐浴露、洗发水,每件容器的容积都不能超过100毫升或100克。”孩子们边听边点头,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安检规定的理解。 (本文图片均由宁波机场提供) 此次活动,是宁波机场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民航知识融入青少年成长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乘机知识,更让净空保护、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宁波机场团委将持续深耕“筑梦蓝天课堂”课程体系,带领青年志愿宣教队不断创新课程形式与内容,让更多孩子爱上蓝天,追逐飞翔的梦。(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

2025-10-27 王丽敏 交通运输 中-英

400所高校都在用的翻译教学平台

试译宝所属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