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译文批改从未如此轻松
关注试译宝服务号
试译宝译后编辑实践平台
好课推荐 前往试译宝,备考CATTI  MTI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翻译实践
以下内容为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最近一个月内的翻译实践成果

云岭铁路“货”力涌 ——昆明局集团公司围绕新图实施持续释放运能侧记 一趟货运班列驶出中老铁路磨憨站货场。彭云 摄 10月11日一大早,“呜——”悠长的风笛声划破了黎明的宁静,一趟满载货物的货运班列缓缓驶出中老铁路磨憨站货场。 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实行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以优化货运产品、升级服务举措为抓手,构建起高效畅通的铁路货运网络,在货运提质增量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悉,仅10月11日,昆明局集团公司就开行货运班列13列。截至10月20日,该局集团公司调图以来累计发送货物1680车,货运量显著提升。 精准对接需求,定制服务破难题 “刘经理,根据近期市场变化和新图实施,我们为贵公司的白糖运输量身定制了一套物流方案,您看看是否合适?”10月9日上午,昆明铁路物流中心货运值班员何瑞琪拨通了广东万通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 这只是昆明局集团公司在实行新图后,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一个缩影。为让货运产品更贴合企业实际,该局集团公司营销团队时刻紧盯市场动态,敏锐捕捉到有色金属块市场需求波动、多地快消品往昆明单向流动等信息,主动对接企业定制货运班列。此次调图新增大理东—三水西多式联运普快班列、王家营西—龙川北城际快速班列等5条货运班列线路。同时,该局集团公司以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外运需求为切入点,对读书铺—防城港X9603/9604次多式联运班列等7条货运班列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让班列时刻更便于货物集结与客户调配。 在运输时效保障上,昆明局集团公司同样下足了功夫。走进中老铁路磨憨站货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货场内,5G、北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起“实时采集、自动控制、安防管控、集中调度、公共服务”五层系统架构。 “以前,靠人工记录箱位信息,既耗时又容易出错。现在,系统能自动分析箱位动态,看屏幕就能一目了然。”磨憨站货场工作人员韩加元一边操作着控制台一边介绍。在智慧口岸的助力下,货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快速进出,一列列跨境货物列车准时发车。 深化路企协作,精准施策降成本 “今天邀请大家百忙之中来开会,就是想听听各位在物流需求、运力保障方面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实际需求,精准实施‘一站一案、一企一策、一线一策、一货一策’服务模式。”9月底,在昆明铁路物流中心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中心副主任蔡光潮的开场白直截了当。现场,来自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91家合作客户、4家协作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面对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昆明局集团公司持续深化“总对总”战略合作,采取开发定制化货运产品、策划直通项目、拓展“公转铁”业务等方式,深度融入企业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这对于我们拓展国外省外市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助力。”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散会后兴奋地说。 在中老铁路磨憨站货场,“铁路+海关+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更是让跨境运输效率倍增。“以前,货物到口岸后,报关、查验要等不少时间。现在,铁路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与海关监管平台的数据无缝对接,实现了‘即到即查、即验即放’。”磨憨站货场工作人员李晨慧说。 围绕调图后跨境贸易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昆明局集团公司有针对性地组建了专项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单制”全程物流解决方案。“从货物揽收、报关报检到跨境运输,全程都有专人跟进,我们再也不用多头跑了。”云南能投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铁路货运服务赞不绝口。 精细组织运输,优化流程提效率 “各货运营业部要实时掌握客户运输计划,精准优化运力配置,紧盯配空、装卸机具劳力调配这些关键节点,确保货物装卸各环节无缝衔接!”10月20日早上,昆明铁路物流中心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会议室内,主任严喜正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向各营业部布置当天生产组织及装卸作业重点。 针对到达重车车流集中可能出现的卸车积压问题,昆明局集团公司实施了动态预警与卸车督导机制。“对于卸车压力较大站点,我们安排专业技术骨干到现场指导卸车作业,实时监控在途车情况,针对现场实际灵活调配人力、机具。”严喜说。 在丽江东、玉溪南、磨憨等卸车压力较大的站点,昆明局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区域互保机制,精细制订作业方案,以卸保装、以卸促收。同时,他们强化货源组织与装车兑现,加强各方协同,快速响应客户补请及特殊车型需求,狠抓洗精煤、钢材等货物运输,确保运输链条高效运转。 在中老铁路跨境运输方面,磨憨站货场实施了“班列化开行+动态编组”模式,根据货物流量灵活调整跨境列车开行密度。“通过优化‘境内外分段运输+关区联动’流程,我们可以提前办理中老铁路老挝段运输许可、预申报查验等流程,实现了跨境列车在口岸‘零停留’转关。”磨憨站国际联运交接所所长赵猛自豪地说,“这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跨境货运效率。” 从定制化班列的精准开行到路企协作的深度融合,再到运输流程的精细优化,昆明局集团公司正以此次调图为契机,不断提升货运能力与服务品质,构建高效畅通的铁路货运网络,用实际行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铁力量。

2025-11-14 张维 交通运输 中-英

山西开启铁海联运“一箱到底”新通道 10月20日,由山西大同铁路物流中心安塘煤炭集运站开出的J80112次列车在经大秦铁路抵达渤海湾京唐港区后,所载98个铁路35吨宽体敞顶集装箱无需换装,全部原箱装船下水,经海路发往广西钦州港。这标志着山西成功开启铁路35吨宽体集装箱经渤海湾、北部湾至西南内陆铁海联运“一箱到底”新通道。 这趟列车满载3136吨工业用不粘煤,由98个铁路35吨宽体敞顶集装箱组成。铁路35吨宽体集装箱具有装载能力强、物流成本低以及货物适应性广的优势,特别是宽体敞顶箱,因便于装卸,长期以来都是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运输“散改集”的重要载体。仅京唐港区内每年使用35吨宽体集装箱集疏港的货源就多达800多万吨、约31万标箱。 由于铁路35吨宽体集装箱超出船舶标准箱位,以往铁海联运装船时,只能隔一箱装一箱,影响满仓率,或在港口换装集装箱,造成物流时间延长、运输成本增加,制约该型集装箱铁海联运的发展。 为打破制约瓶颈,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铁路物流中心积极配合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铁路集装箱装载转换平台”,实现了铁路宽体箱与船舶标准箱位的转换连接,让宽体集装箱真正实现无换装下水。“经过升级革新的装运模式较以往减少了堆场暂存、二次倒装等环节,综合物流成本降低了13%。”该趟车货物托运人忻州浩丰煤炭物链有限公司赵云云说。 同时,全程“一箱到底”也为物流实现“一单制”提供了有利条件。“过去,客户要分别联系铁路、港口、海运等部门,流程繁琐,付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很高。这趟列车实现了铁路、码头、船公司三方数据互通、标准统一,客户只需托运时对接铁路部门,就能一个箱子跑到底、一张单子管到底,省心、省钱、更高效。”大同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主任靳锐介绍说。 太原局集团公司将常态化开行35吨宽体集装箱多式联运专列,“一箱到底”直达下游企业,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双降低,让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成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2025-11-13 张维 交通运输 中-英

400所高校都在用的翻译教学平台

试译宝所属母公司